余热脱硝一体化锅炉烟囱设计的一般要求
凯能科技余热脱硝一体化锅炉将烟气余热与SCR脱硝设备集成为一套设备,起到余热利用与脱硝有机结合,具有降低系统整体投资成本,脱硝设备兼容性好,占地面积小的特点。在余热脱硝一体化锅炉中,为确保系统运行稳定安全,安装操作便利,烟囱的设计也是有特定的技术要求:
A. 余热脱硝设备烟囱所选用的耐温钢材料、设置的内衬隔热层和外部保温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,应保证烟囱在机组最高排气温度下长时间运行的寿命,。
B. 烟囱排烟口总高度不小于22米(并高于周围半径200米范围内最高建筑物至少3米),烟囱直径φ500mm装有防雨帽和避雷装置并可靠接地。室内烟道和室外烟囱采用双层不锈钢保温烟囱。
C. 烟道设计必须解决耐高温和热膨胀问题。烟道所选用的耐温钢材料、设置的保温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规定。采用必要的保温结构,保证烟道护板的外表面在环境温度25℃时不应超过50℃。各段烟道底的设计均应考虑一定倾斜度,最低点设置排水口,并对保温结构采取必要防水措施。
D. 在烟囱上须设置规范的永久烟气监测孔(内径应不小于80mm,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),监测孔密封为闸板阀密封。检测孔位置应设置在距弯头、阀门、变径管下游方向不小于6倍直径处。检测孔处应设置满足北京地区环保要求的工作人员安全、方便操作的平台、扶梯和护栏。监测孔数量及要求依照相关标准执行。
E. 烟道外表面应保温隔热。烟囱隔热层的固定要牢靠,隔热层的材质和厚度根据烟气温度和筒壁最高温度要求来确定,烟囱外表面温度应不高于60℃,但最小厚度不得小于50mm。隔热层可采用硅酸铝耐火纤维板,并应满足GB 50264-2013标准的要求。应保证烟囱出入口的烟温差不大于10℃。
F. 烟囱须配置上下踏步钢梯,并设置环保监测固定取样平台和取样孔。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确认是否需要安装在线检测设备,实施在线检测。监测点位的设置应满足DB11/1195-2015《固定污染源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》标准的要求。爬梯及平台的设计制作应满足GB4053-2009标准的要求。材质应采用Q235B热镀锌钢。
G. 钢框架及平台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,应充分考虑永久性载荷、可变载荷与偶然载荷等的因素,保证构架和烟囱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、足够的耐久性能和必须的整体稳定性。
H. 应配置最高降噪等级的消音器,保证厂界噪声指标满足环保验收要求。消声器应采用灭火花型。
如果您对SCR脱硝设备感兴趣,请致电400-100-9636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产品推荐
同类文章排行
- 节能环保余热锅炉:烟气余热利用实现绿色发展
- 低温省煤器技术创新引领行业新潮流,
- 为什么要做发电机组尾气余热利用?
- 余热发电和火力发电哪个更环保清洁?
- 关于烟气余热回收锅炉的工作原理介绍
- 余热发电与火力发电的优劣势对比
- 认识燃气轮机余热发电的工艺流程
- 沼气发电机组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
- 不容忽视的烟气余热回收锅炉的节能效益
- 余热发电和火力发电的成本有什么区别?